記者日前從甘肅省農機化現場推進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甘肅將大力推動機械化與種養制度模式、智能信息技術、農業經營方式、農田建設標準相融合相適應,引領推動農機創新發展,做大做強農業機械化產業群產業鏈,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升級、向高質量邁進。
甘肅將推動農機研發創新,加大農業機械重要裝備研發力度,研發先進適用、智能高效、綠色生態的農機裝備,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推廣部門組建創新聯合體,著力打造節水灌溉、現代制種、電動農機、中藥材、馬鈴薯特色產業等農機裝備研發創新產業基地,推動甘肅特色產業和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創新取得新突破。甘肅要推進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鼓勵支持建立一批國家和省級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聚焦小麥、玉米、馬鈴薯、飼草料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和薄弱環節,加大試驗示范和服務支持力度,著力提升小麥機收減損、玉米籽粒收獲、馬鈴薯聯合收獲、飼草青貯收獲、打捆裹包機械化水平。
甘肅要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戶和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增強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支持農機服務主體開展生產托管服務;持續推進“一鄉一社”建設,開展合作社智能農機裝備示范引領;探索創新農機社會化服務方式,積極支持引導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跨區作業等產前、產中、產后農業社會化服務。同時,甘肅將完善農機管理服務體系,著力構建政府主導、多元參與、高效協調、支撐有力的農機公共服務體系,加快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和政策創新,提升農機公共服務能力,為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提供有力支撐。此外,甘肅還要加強農機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機人才隊伍。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甘肅農機化水平邁上了新臺階,農機裝備總量快速增長,農機服務組織蓬勃發展,農機裝備研發和示范推廣成效顯著,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甘肅省提出,到2035年努力實現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特色優勢經濟作物基本實現機械化,畜禽養殖、設施種植、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各產業高效機械化生產體系基本形成,“機械化+數字化”廣泛應用于農業機械化管理、作業監測與服務,逐步形成農業機械化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格局。
(轉載自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