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就當前新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態勢、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等,6月16日,記者專訪了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楊莉玲。
楊莉玲介紹,當前新疆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綜合能力位居全國前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4.6%,農林牧漁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8%。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大幅提升,讓新疆廣大農民實現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的飛躍。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睏罾蛄嵴f,《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這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支撐。
“以棉花生產為例,新疆在耕地、播種、采收等環節機械化程度已接近90%,已形成獨具特色的棉花生產機械化裝備體系?!睏罾蛄嵴f,同時,農業機械化提高了農業作業效率,降低了農民生產成本。
采棉機1小時作業面積可達20多畝,相當于500位技術熟練的采棉工同等時間手工采摘的作業量。更為關鍵的是,機械采棉一畝地可為農民降低500元左右的費用;在林果業生產方面,以液壓圓盤修剪設備為代表的農機,作業效率每小時可達8—10畝地,比人工作業降低90%以上成本。
“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為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夯實了基礎?!睏罾蛄嵴f。
楊莉玲介紹,近年來,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戶、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農機服務隊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逐漸成為新疆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自治區對各類農業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和企業給予政策上的扶持,進一步促進了新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同時,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農機服務也提升了新疆農業生產作業質量。
她舉例,溫宿縣成立無人機植保合作社,大面積開展無人機植保作業,取得了良好效果。
楊莉玲說,新疆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明顯提高,能夠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另外,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快,也有利于標準化農業種植模式的形成,壯大農業相關產業,有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楊莉玲認為,目前新疆農業機械化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階段,呈現出幾個特點:傳統農機更新成綠色環?,F代農機的速度加快,技術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的農機基本被淘汰;完成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換,農機的使用從注重數量到數量、質量、效益、效率并重;農機生產工藝及技術體系、管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機正朝著智能化、信息化方向邁進,推動農機產業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
未來,新疆農機發展將不斷朝著規?;?、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結合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新技術,將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真正讓農民樂享“慧”種田時代的紅利。
(轉載自新疆日報)